团学动态 首页 首页
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报道二:“桃”战桃蛀螟,绿色护桃香
作者:刘琴     发布时间:2025/08/02     点击数:

为引导青年学子扎根基层、服务“三农”、增长才干,2025年7月,买球体育「中国」官方网站资源与环境学院“桃你所爱·乡兴未来”研究生志愿服务实践团,深入滁州市凤阳县五里庙桃园,围绕桃树桃蛀螟绿色防控与生态种植技术,将书本知识带进桃园一线,展开了一次‘脚踏实地’的实践活动。团队通过实地调研、生物防控技术推广的方式,将科技成果送入田间地头,为桃农带去切实可行的绿色防虫方案,以青春之力助推地方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,书写新时代农学研究生的使命与担当。

问题在哪,脚步就到哪:青年学子走进桃园找“虫”因

近年来,凤阳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桃果种植逐渐成为该地区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。然而,桃蛀螟等病虫害频发,给桃果产量和品质带来严峻挑战,也成为制约桃产业提质增效的“拦路虎”。

针对这一问题,实践团以“科学防螟,生态护桃”为主题,聚焦桃蛀螟绿色防控,依托植物保护专业背景与科研优势,将“以虫治虫”生物防治、复合型诱捕器等绿色技术与当地桃园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,提出了高效、环保、低成本的综合治理解决方案,努力为桃农提供更加科学可持续的种植技术。

桃事当前,科技先行:绿色防控打响“保桃战”

实践期间,团队成员顶着烈日深入五里庙桃园,与果农面对面交流,详细了解当地桃蛀螟的发生规律、防治现状及农户使用农药的习惯,并围绕桃园种植结构、病虫害防治技术运用情况开展了全面的调查。

调研发现,由于部分桃农对病虫识别能力较弱,防治手段相对单一,过度依赖化学农药,不仅会使桃果的农药有残留,也对生态环境与土壤健康造成不良影响。针对这一现状,实践团及时总结问题症结,并因地制宜制定了技术推广策略。

农田课堂,知识落地:让桃农听得明白、用得上

在凤阳县五里庙桃园,实践团成员走进果园一线,围绕桃蛀螟发生情况开展实地观察与调研。团队通过对受害果实、枝条的现场查看,记录虫害发生部位与程度,并与桃农面对面交流当前的防治手段与种植难点。

在调研过程中,团队成员结合准备的图文资料和简明说明,向农户介绍了桃蛀螟的识别方法及绿色防控的基本原理,帮助大家初步了解“以虫治虫”、复合诱捕的技术路线。同时,还向农户发放了防控宣传页,介绍常见防控误区与科学种植建议,引导大家逐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。

一位桃农说:“以前都是凭经验,现在他们拿图片给我们看,还讲怎么判断有没有虫,更直观了。”通过田间观察与交流互动,实践团不仅收集了第一手资料,也将绿色防控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农户,为后续推广与研究积累了宝贵基础。

讲好“桃”故事,种下绿色种子:志愿服务有温度更有深度

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田间调研的过程,更是一次绿色理念的传播之旅。团队围绕“减药控害、生态优先”的目标,向桃农普及了减少农药使用、推广绿色防控的基本理念,积极引导农户在追求产量的同时,关注作物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。

 

在与果农交流的过程中,团队成员结合调研观察,围绕虫害防控难点、果品质量影响因素等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,鼓励农户尝试采用更加环保、高效的种植方式。通过实践活动,团队进一步认识到绿色农业推广仍需不断深化,也为今后的技术服务与科研方向积累了宝贵的基层经验。

 “桃你所爱·乡兴未来”研究生志愿服务实践团的这次凤阳之行,是一次实地调研的过程,是一次技术推广的尝试,更是一堂扎根农村、服务农民、奉献青春的生动“大思政课”。未来,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持续跟踪技术应用成效,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不断探索适合凤阳地区的绿色发展路径,让更多“看得见希望、摸得着成效”的技术走进农田、深入人心,用青春智慧为地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。特约通讯员:王华雪 摄影:刘琴等 审核:沈树周